叠化转场是什么意思?用好叠化的六要素
叠化转场是什么意思?
叠化转场,指的是前一个镜头的画面与后一个镜头的画面叠加在一起,前一个镜头的画面逐渐暗淡隐去,后一个镜头的画面逐渐显现并清晰的过程。
叠化转场的作用
叠化是剪辑师与时间的一场博弈。如果你正在剪辑一个涉及闪回(flashback)的故事,可以使用叠化,从现在时间画面的最后一个镜头切人过去时间的第一个镜头。通常叠化用来打造一种浓缩事件时间的蒙太奇(montage)效果。例如,银幕上用十个镜头表现在游乐园度过的一天,分别从前一个镜头叠化进下一个镜头,整个过程在银幕上仅仅持续了一分钟。通常情况下,导演从一开始就安排好了如何对视觉素材进行特殊处理,但如果某些场景过长,剪辑师可以自由地用叠化进行调整。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叠化配合慢动作(slowmotion)画面时,可延缓时间的流逝。一个浪漫的、悲伤的或感人的镜头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叠化放缓事件发生的脚步,从而为观众提供足够的时间欣赏并消化画面传达的意旨。人们常说叠化是“催泪弹”(tearjerker)式的剪切,因为叠化给人们时间去思考、去感受,它们和一种较为颓废、阴郁或“发人深思”的情感反应密不可分。
叠化主要用于虚构性的叙事影片、电视节目、音乐视频,但新闻频道的每日新闻播报中偶尔也能见到叠化的影子。人们认为叠化是对时间的操纵,在真实的新闻报道中鲜有叠化。但随着新世纪我们对媒体发展的不断探索,叠化的使用规则也正在悄然改变。
叠化转场的六要素:
信息
和直切一样,新镜头中应包含新的信息供观众消化吸收。无论叠化压缩一个为时很长的连续事件的时间,还是改变时间、地点,或是通过匹配的画面将不同的概念整合在一起,叠化的第二个镜头都应为观众和影片叙事者提供一些新的信息。
动机
与所有的转场方式一样,使用叠化的前提是有一个确切的动机事件或叙事需要。
构图
叠化在一起的两个镜头在容易重叠的中点处都应有各自的构图,以避免视觉冲突。你可以叠化对立的画面(镜头一被拍摄对象在画面左边/镜头二被拍摄对象在画面右边),从而将不同影像组合成一个统一、瞬时且平衡良好的叠化画面。你还可以叠化匹配的帧(称为匹配叠化[matchdissolve]),在这些画面中,两个镜头的构图非常相似,但画面主体不同。
例如,从某个人物的一个眼部超大特写叠化进入满月特写。观众看到叠化的画面时,这两个圆形的被摄对象在构图和形状上都很匹配。
摄影机角度
如果不是压缩一个自始至终从一个角度拍摄的、较长的连续事件,你就应该尝试在呈现不同摄影角度的两个镜头间使用叠化。然而,有很多原因造成叠化的使用并非一帆风顺。例如,在一个场景中,我们看到一个人在公寓里徘徊等电话。这个镜头是由同一个摄影机角度拍摄完成的。该场景在时间上从下午延续到傍晚,期间照明不断变化。为了压缩时间,剪辑师从相同的、不变的摄影机角度叠化了部分镜头,但观众看到的是人物在流动的时间里徘徊。
声音
通常在交叉淡入淡出(crossfade)中,人们会混合叠化的两个镜头的声道。随着镜头一画面的逐渐淡出,以及镜头二画面的淡入,镜头一的声音逐渐淡出(声音变小),而同时镜头二的声音逐渐淡入(声音变大)。
时间
体现叠化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时间的延续,或者说叠化在屏幕上停留的时间。在计算机视频剪辑软件包中,一秒钟通常为叠化的默认时长。
但实际操作中,只要转场时各镜头中还有视觉素材,叠化就可以一直持续下去。当然,通常叠化的时长应根据影片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如果对几个重叠画面快速叠化,尽管不如直切那么快,但由于眼速过快,在满足各种剪辑因素的情况下,这种叠化的效果很像跳切。延续时间较长的叠化可在屏幕上停留数秒,在持续期的中间点处看起来像两个镜头的叠印(superimposition),而不是叠化。
到此这篇关于《叠化转场是什么意思?用好叠化的六要素》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新媒体运营相关内容请浏览媒小三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媒小三 - 新媒体工具网!
相关资讯
查看更多
AI配音天花板,声音也能定制!这款App支持录音、克隆、配音全搞定!

媒小三app有没有苹果端

媒小三10秒声音克隆效果怎么样?亲测告诉你!

媒小三App在哪里下载?下载步骤详解(应用宝、官网、公众号)

媒小三 App 正式上架应用宝!声音克隆、AI配音全新体验!
